您的会员账号:
网站首页 >> 物流论文 >> 大规模定制成本链管理系统

大规模定制成本链管理系统

[日期:2015-02-05]   来源:www.qq8008.com  作者:admin   阅读:0[字体: ]
 一、 引言

  自1987年,Stan Davis首先提出了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的概念以来,它已经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主流生产方式。大规模定制是指以接近大规模生产的质量、速度和成本,提供满足定制要求的产品或服务,借助动态集成协同过程,通过提高顾客价值而实现组织运营目标的生产方式。大规模定制是“大规模+定制化”的新范式,“大规模”以达到规模经济为目的,“定制”则范围经济目的。

  达到大规模定制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企业生产的成本水平。如果无法实现低成本,它就与传统的定制化生产毫无区别。因此,在大规模定制中,构建适宜的成本管理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局限性

  1. 成本管理的目标发生了改变。传统成本管理在稳定的品种结构环境下运行,以生产成本符合设计成本为目标,通过降低制造成本,强调成本的符合性。大规模定制中,产品品种的多样性改变了品种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其设计工作量的剧增。由于产品成本的80%以上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决定,所以如何保证设计成本的合理性,对产品成本规划性和符合性进行统一管理,成为大规模定制成本管理的目标。

  2. 成本管理的对象发生变化。传统成本管理系统以产品为对象,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生产的产品品种少、数量大,成本与产品对应,成本管理从产品入手。而大规模定制方式通过模块化生产实现品种差异化,其产品是按照顾客的定制要求对相应模块进行组合的结果。在产品形成以前,每一个模块都不能与特定的产品相对应,所以大规模定制不能以产品为成本管理的对象。

  3. 成本管理的重点发生转变。传统成本管理系统主要是对生产领域成本进行重点管理。但在大规模定制中,由于成本管理的规划性特征,要求加强对设计阶段成本合理性的管理;同时,在生产阶段,由于产品的直接费用比较固定,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品种变更时设备的转换费用等制造费用的管理上;在消费阶段,顾客的使用成本也应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

  4.成本核算的方法发生改变。在传统成本管理中,将制造费用与工时、产量相联系进行分配。但在大规模定制中,成本结构发生了变化,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增加。由于产品种类的增多,单位产品中制造费用与工时和产量相关性越来越小。产品成本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能否正确核算制造费用。大规模定制中产品成本的核算如果再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将使成本信息发生扭曲,会误导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

  5. 成本管理的范围发生变化。传统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局限在企业内部,对外部过程和外部关系较少关注。在大规模定制环境下,企业管理体系从基于单一企业的管理模式向扩展企业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多企业合作的成本状况。

  三、 对大规模定制成本管理的思考

  1. 大规模定制成本形成系统的链特征。大规模定制的实现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更需要与多个企业共同协同运作。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及外的“链”。链的联系就是活动连接的顺序,链上的节点是完成活动的组织。链运作是由顾客拉动,并由顾客满意度传递,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顾客价值。因此大规模定制的实现就是链形成和优化的过程,可以用图1的基本链结构图来表示。

  链上的活动都在消耗相关的资源,发生一定的费用,并按照活动不断地积累形成活动、成本链。根据企业管理的范围和组织在链上的位置,我们可将成本链分为内部成本链和外部成本链。

  2. 大规模定制对成本管理系统的要求。鉴于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中链结构的复杂性、动态性和链节点间的关联性,对链的管理必须从整体出发,将链上的各个节点作为一个整体。在企业内部按照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将各节点活动链接起来,在企业外部按照集成原理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客户等有机地整合。

  大规模定制对成本管理系统提出了以下要求:在管理目标上,强调设计成本规范的合理性与生产成本的符合性,以减轻链重量;在管理对象上,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相联系,以模块为基本的核算对象,以便准确核算成本发生额;在管理重点上,强调成本规范的合理性,重视设计阶段成本管理;在管理范围上,强调对企业内和企业间各节点实施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系统被划分为内部成本链和外部成本链两部分;在管理方法上,关注对制造费用计量方法的采用;在管理过程上,强调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结合;在管理手段上,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

  3. 作业成本法与大规模定制成本管理。根据大规模定制对成本管理的要求,在现有的成本管理方法中只有作业成本管理比较适合,能够较好地解决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成本核算问题。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的基本思想是:企业是一个为最终满足顾客需求,实现投资者报酬率最大化而运行的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作业的集合体,企业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而资源消耗的过程又是价值累积的过程。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根据成本动因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精确产品成本的核算,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它注重运用投入—产出的因果分析,对作业进行分类,尽量减少或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创造的价值,以实现优化作业链为顾客增加价值的目的;它注重全过程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从生产领域延伸到设计环节和市场环节。

  但作业成本法用于大规模定制成本管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作业成本法需要对作业进行计量、分析和对成本动因进行选择等大量工作,使得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作业成本法还只是基于单一企业的成本管理,缺乏处理多个企业集成运作的成本管理相关理论。

  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不仅可以提供较准确的成本信息,还可依据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分析,进行作业管理,满足企业内部经营控制的需要。因此,在大规模定制成本链管理中我们可以将作业成本法与其他相关管理方法相结合,使大规模定制成本实施有效管理。

  四、 大规模定制成本链系统

  1. 链管理原理。史丽萍在《大规模定制新系统》一书中提出了链管理原理。大规模定制企业形成链结构,大规模定制系统具有关联性、复杂性等链的特征,对大规模定制运营系统进行管理时需要应用链管理的原理。链管理就是以提高链价值为目标,以系统的观点和集成的管理思想为指导,通过合理使用不同管理方法执行对链运行的各项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提高链价值意味着实现链特征——链强度、链重量和链敏捷性的优化,综合表现为提高链柔性的有效性。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