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会员账号:
网站首页 >> 物流论文 >> 国际物流系统及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

国际物流系统及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

[日期:2015-02-03]   来源:www.qq8008.com  作者:admin   阅读:0[字体: ]
  一、国际物流发展的历程、特征和趋势

  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

  国际物流的概念虽然最近才提出并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已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二十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物流国际化趋势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共同问题,但物流国际化的趋势局限在美、日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 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至今,国际物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已为各国政府和外贸部门所普遍接受。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等。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国际物流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大胆探索。人们已经形成共识:只有广泛开展国际物流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物流无国界。

  进入21世纪以后,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将处于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国际物流的发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各个国家或地区物流环境存在差异。各国物流环境的差异是国际物流一个非常显着的特点,尤其是物流软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物流适应法律不同,不同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会造成国际物流处于不同科技条件的支撑下,不同国家的不同标准也造成国际间"接轨"困难,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也使国际物流受到很大限制。由于物流环境的差异迫使一个物流系统需要在不同法律、人文、习俗、语言、科技、设施的环境下运行,无疑会大大增加物流的难度和系统的复杂性 .

  2)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国际化信息系统是国际物流,尤其是国际联运非常重要的支持手段。国际化信息系统建立的难度,一是管理困难,二是投资巨大,而且由于世界上有些地区物流信息水平较高,有一些地区较低,所以出现信息水平不均衡。建立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与各国海关的公共信息系统联网,以及及时掌握有关各个港口、机场和联运线路、站场的实际情况,为供应和销售物流提供决策支持。

  3)国际物流的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要是国际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各国统一的标准,国际物流水平很难提高。目前,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在物流信息传递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欧洲各国之间系统比亚洲、非洲国家交流更简单、更具有效率。

  4)国际物流以远洋运输为主,并由多种运输方式组合。国际物流运输方式有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以及由这些运输手段组合而成的国际复合运输方式等。运输方式选择和组合的多样性是国际物流一个显着的特征。海运是国际物流运输中最为普遍的方式,特别是远洋运输是国际物流的重要手段,谁能提高远洋运输效率,降低远洋运输成本,谁就能在国际物流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在国际物流活动中,由门到门的运输方式越来越受到货主的欢迎,使得能满足这种需求的国际复合运输方式得到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物流中运输的主流。全球复合运输方式的目的是追求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化和缩短运输时间。

  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情况,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趋势。国际物流的信息化表现为物流商品的信息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为实现物流的信息化,首先用标准化的条码技术完成商品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再借助自动识别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仓储、保管等各类与物流业务管理有关的基本数据库;应用射频技术 (RF)来进行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和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通过便携式数据终端(PDT)随时通过RF技术把客户产品清单、发票、发运标签、该地所存产品代码和数量等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GPS 技术,可以全天候、连续地为无限多用户提供任何覆盖区域内目标的高精度的三维速度、位置和时间信息,从而大大提高物流路网及其运营的透明度,提供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完成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经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功能。

  2)智能化趋势。国际物流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方向。智能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线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可以借助专家系统、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加以解决。因此物流智能化要求物流中心必须建立对于物流业务流程的物流分析系统来进行对于物流的运筹分析。具体而言,物流分析系统应包括以下模型:车辆路线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设施定位模型、全球定位系统模型等。

  3)环保化趋势。物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现代物流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又在另一方面成为消费生活高度化发展的支柱。然而,无论在"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大量消费"的时代,还是在"多样化消费-有限生产-高效率流通"的时代,都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催促经济和消费生活同时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环保型、循环型物流转变。

  二、国际物流系统及其网络建设

  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