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仓库作业流程
仓库的技术作业过程,大体上可分为收货→保管→发货三个阶段。按其作业顺序可具体分为:物资提运(或接运)、卸车、搬运、检验、入库、保管保养、备货、包装、出库集中、装车、发运等作业环节。按其作业性质可归纳为:货物检验、保管保养、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和运输等内容。上述作业阶段或作业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仓储作业系统。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仓库机能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仓库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仓库”和“保管”的含义也正在逐步改变,从而对仓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生产和流通的客观规律,合理的组织各种物料的储存;准确迅速的组织好产品的入库、出库业务;努力提高仓库的利用率;提高库存物质的保管和养护、维修、配送;确保安全,提高效率;加速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二)仓库的作业功能
仓库的三类最基本的功能
一、移动(Movement)。移动功能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作业功能:1.收货(Receiving)。收货作业包括:(1)到达产品卸货、(2)货物外观查验、(3)检查物料的数量和质量是否与货单一致、(4)更新库存记录。2.转运或入库(Transfer or Put-away)。转运或入库是将商品移至存储区、专门作业区或发货区的实际移动过程,包括搬运和放在适当的地方。3.订单拣货(Order picking/selection)。订单拣货是将一种或多种存储货物取出,按顾客要求整理组合,包括拆包或再包装。订单拣货一般占仓库的近一半作业成本。订单拣货有4种策略,即:(1)摘果式(Discreet picking)。一次将一个订单的所有货物从头到尾拣取;(2)播种式(Batch picking)。先将所有订单所要的同一种货物拣出,在暂存区再按各用户的需求二次分配;(3)分区式(Zone picking)。每个拣货员负责一片存储区内货物的拣货,在一个拣货通道内,先将订单上所要货物中该通道内有的全部拣出,汇集一起后再分配。这是一种分区播种式,但要多个拣货员才能完成拣货任务;(4)波浪式(Wave picking)。按照某种特征将要发货的订单分组,如同一承运商的所有订单为一组,一次完成这一组订单,下一波再拣选另一组的。4.直接转运(Cross docking),也称越库,它无需存储,直接将刚收到的货物经适当的分类整理转运到发货站台。它减少了作业时间和成本,并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例如美国1995年统计约有75%的食品仓库和配送中心将来自供应商的产品直接转运到零售食品店。5.发货(Shipping)。发货作业包括拣选出的产品在发货区暂存,配货整理后搬运到运输车辆内,包括库存记录的调整和发货记录的检查,也包括分类整理和包装作业。
二、储存(Storage)
1、存储是商品在等待需求前的实际存放。2、储存按时间长短分为临时的和持久的:临时储存仅储存基本库存补货所必需的货物数量。具体数量由物流系统的设计、提前期和需求三者综合决定;持久储存是指超过正常补货数量的,即安全库存或缓冲库存。需要持久储存的条件常有季节性需求、不确定的需求、水果和肉类等保鲜产品、预期购买和数量折扣等。
三、信息交换(Information transfer)
信息交换总是伴随着仓库的移动和储存功能,仓库作业管理总需要时间性强的精确信息,如库存水平、吞吐量、储位信息、进出货信息、空间利用率等。现在企业越来越依赖于电子数据交换EDI、Internet、条码和RFID等技术所提供的计算机化的信息来提高信息交换的速度和精确率。需要定期盘存,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关于双仓法储存
一、进行储存物的ABC分析。ABC分析是实施储存合理化的基础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解决各类的结构关系、储存量、重点管理、技术措施等合理化问题。
二、在ABC分析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分别决定各种物资的合理库存储备数量及经济地保有合理储备的办法,乃至实施零库存。
三、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总规模前提下,追求经济规模,适当集中库存。适度集中储存是合理化的重要内容,所谓适度集中库存是利用储存规模优势,以适度集中储存代替分散的小规模储存来、实现合理化。集中储存是面对两个制约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取得的优势的办法。一是储存费,二是运输费。过分分散,每一处的储存保证的对象有限,互相难以调度调剂,则需分别按其保证对象要求确定库存量。而集中储存易于调度调剂,集中储存总量可大大低于分散储存之总量。过分集中储存,储存点与用户之间距离拉长,储存总量虽降低,但运输距离拉长,运费支出加大,在途时间长,又迫使周转储备增加。所以,适度集中的含义是主要在这两方面取得最优集中程度。适度集中库存除在总储存费及运输费之间取得最优之外,还有一系列其它好处:(1)对单个用户的保证能力提高;(2)有利于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方式;(3)有利于形成一定批量的干线运输;(4)有利于成为支线运输的始发站。适度集中库存也是“零库存”这种合理化形式的前提条件之一。
四、加速总的周转,提高单位产出。储存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是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周转速度一快,会带来一系列的合理化好处:资金周转快、资本效益高、货损小、仓库吞吐能力增加、成本下降等等。具体做法诸如采用单元集装存储,建立快速分拣系统都有利于实现快进快出,大进大出。
五、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保证每个被储物的储存期不至过长。“先进先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成了储存管理的准则之一。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主要有:(1)贯通式货架系统。利用货架的每层,形成贯通的通道,从一端存入物品,从另一端取出物品,物品在通道中自行按先后顺序排队,不会出现越位等现象。贯通式贷架系统能非常有效地保证先进先出。(2)“双仓法”储存。给每种被储物都准备两个仓位或货位,轮换进行存取,再配以必须在一个货位中取光才可补充的规定,则可以保证实现“先进先出”。(3)计算机存取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在存时向计算机输入时间记录,编入一个简单的按时间顷序输出的程序,取货时计算机就能按时间给予指示,以保证“先进先出”。这种计算机存取系统还能将“先进先出”保证不做超长时间的储存和快进快出结合起来,即在保证一定先进先出前提下,将周转快的物资随机存放在便于存储之处,以加快周转,减少劳动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