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会员账号:
网站首页 >> 物流相关知识 >> 集装箱知识 >> 内陆口岸发展集装箱物流的基础条件

内陆口岸发展集装箱物流的基础条件

[日期:2015-01-18]   来源:www.qq8008.com  作者:admin   阅读:0[字体: ]
1 内陆口岸集装箱进出口运输发展任务
内陆口岸建设重要的主要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通关“成本低”
物流成本,在经济理论上是继第一利润原材料和燃料、第二利润源劳动生产率之后,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第三利润源。世界各先进口岸为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口岸的竞争力,都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根据口岸作业通关特点,降低口岸通关成本的构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畅通的多式联运。内陆口岸是要求必须具有充沛的交通运输车辆,形成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物流方式间的衔接转换,才能降低口岸通关成本。减少环节、简化手续、加快货流、降低成本、一票到底、全程服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最优组合化的运输、装卸和储存。内陆口岸必须具备现代化、专业化的装卸设备和充足的存储能力,达到最优组合化,确保运输车辆和货物的准时和安全,使货物能够快速、安全地运输,降低用户的物流总成本。

(3)内陆口岸物流转运衔接及时,减少储存期限。内陆口岸物流除了包含运输、储存等这些纵向的物流方式外,更强调横向的协调、配合与集成。国际先进口岸都努力减少库存,有的甚至实施“零库存”,降低口岸物流成本。
(4)低价位的口岸物流费。目前,在一些先进发达国家,包括集疏港、通过路桥、储运、港口使用费等的物流费用占GDP的8%左右,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物流费用约占GDP的20%,降低潜力空间较大。

(5)降低损耗。降低损耗的途径一般有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缩短物流和作业中间环节等。

1.2 通关“服务好”
从一定意义上讲,内陆口岸是一个综合服务体,服务贯穿于货物进出口岸的全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服务业直接的投资使其在世界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了50%,每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中,约有55%~60%投向服务业。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和步伐的加快,在口岸服务中体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而内陆口岸服务的领域迅速扩大,服务的品质向深层次化方向发展,成为重要口岸间竞争的砝码。从国际、国内重要口岸的服务状况看,通关“服务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实现“门到门”配送服务,使内陆口岸充分发挥内外联结功能,一方面将境外货物向国内腹地疏运,另一方面通过它的物流配送功能通过港口向世界扩散。

(2)发达的近港产业基地。包括内陆口岸装卸运输在内的口岸直接产业,与口岸装卸联系紧密的运输、仓储等口岸生产业,依赖口岸及其主业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车辆维修养护、石化加工、机械加工、纺织品加工等内陆口岸依存产业,以及海关、商检、金融、保险、商业、服务业等内陆口岸关联产业。以及“分拨中心”、“物流园区”等物流基地,并可与中外企业合资建立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提供全程服务。

(3)建立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实行规范化服务。对内,要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积极推行标准化服务体系,使每一生产服务环节和流程实现规范化。对外,增强透明度和监督力度,全面实行服务承诺制和政务公开,以及有关公约制度,使服务的种类、内容、质量、时限等公开化、制度化和承诺保障化。

(4)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和网络技术。现代物流高度依赖于大量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及时更新。活动中广泛使用现代物流技术,如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性的物流信息系统。

(5)拥有先进的物流技术和手段。包括分拣系统现代化、包装标准化和现代化,提高货物装卸效率,减少货物在岸期,降低成本。

(6)专业化的辅助服务设施。

1.3 通关“速度快”
随着现代化物流的发展,大量的货物在向内陆口岸集中和疏散的同时,口岸查验的速度以及处理经济、商贸、金融等信息汇集、交流的效率能力,直接关系到内陆口岸的通关速度。快速通关的积极因素主要是:

(1)高效畅通的通关模式,简化通关手续。主要是口岸工作集中化,口岸的海关与检验检疫工作以及其他配套的服务工作实行集中办公,减少通关环节,简化通关手续;口岸申报电子化,口岸各查验单位与服务对象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电子数据传输和集中处理,实施无纸化通关,提高通关效率。

(2)大力开发内陆口岸直通式。口岸直通式是将港口海关等查验单位与内陆海关等查验单位实施两地主管地海关实施通关自动化,海、陆、空运进出口货物由货主在主管地海关一次完成进出口岸通关和报验手续,进出口岸的货物由海关实行全程运输监管。口岸直通式的实施,减少了内陆地区在口岸进出口货物的查验环节和手续,有效地提高了通关速度。

(3)城市交通设施发达。先进内陆口岸城市一般应具有发达的交通设施网保障快速物流。主要包括城市集疏运网络(建有快速干道网和高速公路网)、口岸延伸设施(包括铁路、公路、内河对外通道等)。

2 口岸周边地区外贸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是内陆口岸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口岸周边地区大量的进出口货量、货种是内陆口岸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同时能够带动周边地区进出口物流的快速发展。

而保持进出口货物运量的平衡,是口岸进出口效益增长的必然。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或者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的情况,都会造成内陆口岸的进口集装箱货柜空箱返回。

3 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口岸周边地区国际物流发展的必然

内陆口岸的海运主要依托附近的大型国际港口。进出口货物,基本是通过国际海港办理报关、转关等手续。但一般因港口业务繁忙,办理时间相对较长,而且货物存贮等费用支出也多,成为外贸货物正常流通的“瓶颈”。内陆口岸开通后,一般都将海关、检验检疫、银行国际业务、涉外保险、货运代理等机构集中办公,实现了“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一站式服务。这种非边境型陆路口岸投资少、见效快,符合国际贸易惯例的要求,可以为所辐射和集聚的腹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货物运抵出海港后,便可直接运到内陆口岸。整套流程完成时间大大缩短。目前,大部分内陆口岸已具备了直通报关功能,有利于企业减少转关手续。企业可以在当地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所有手续,减少了申报二次预录入等中间环节,特别是可以就地解决单证差错。同时,可以降低成本,每只标箱可以节约费用15%-20%。这样,不仅缩短了时间,加快了通关速度,而且大幅度降低企业成本。为众多的进口企业带来了真正的实惠,造成大量原来去出海港报关的企业纷纷涌入内陆口岸。

相关评论